第153章-武将

  第153章-武将晨鸡报晓。

  咸阳宫外的民坊也逐渐苏醒。

  今天逢五,又恰巧正是本月底最后一次朝会,所以掌管道途的城坊司格外注重,早早在通往禁宫的大道铺满一层黄土,并且夯得尤为紧实,纵使三尺钢锥落地也不会留下半点孔洞。

  不过现在还没正式到上朝的时间,文武百官只得早早侯在宫外,三五成群,初显派系。

  骑马而头戴雉高冠的当然都是武将,他们以蒙云为首,形成大秦新兴一代的军功贵族集团。

  这些人手里虽说已经没有多少兵权了,但以大秦崇尚军功的传统而言,他们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,算是大秦帝国稳定的基本盘。

  不过有位武将跟众人很不一样,非但没有聚集在蒙云身边,还站在宽袍大袖的文官之中,他与文官拱手揖礼的样子,似乎交谈甚欢。

  殿军都尉王离凑近蒙云,低声道:“瞧瞧杨熊那巴结样儿,真给咱们武将丢脸!”

  蒙云乃是武将世家,历代先祖都跟随秦王征战,功劳颇高。

  按理说,王离之父乃是通武侯王翦,身世同样显赫,大可不必围在蒙云身边,但因王翦在始皇帝横扫六国之中的战功极其夸张,天下统一之后,王翦激流勇退,躲在美阳封地一直未在朝堂露面。

  再加上蒙恬与蒙毅昨年在始皇帝御驾亲征之时,重创匈奴,使得蒙家的名声与威望极高。

  所以王离在父亲的再三叮嘱之下,有意无意的靠拢蒙云,暗中也在推他当坐武将之首。

  “怎么了?”蒙云顺着王离的视线看去,果然瞧见殿军统领杨熊与文官有说有笑,全程不与武将交流,蒙云对此笑了笑,“这又怎么了?”

  “身为武将,理当恪守保家卫国的本心,岂能与法家门徒成群结队?”王离冷哼,不屑道,“你瞧杨熊钻营等讨好的样子,当真难堪!”

  其实关于杨熊的转变,众多武将大多有所听闻,但谁也猜不透他这是怎么了,现在听到蒙云与王离两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提及缘由,纷纷紧起耳朵唯恐漏听半句。

  “趋炎附势,人之常情嘛。”蒙云浅笑,分析道,“最近三省六部刚刚改制,大秦运作天下也将迎来全新面貌,我们身为武将,慢慢也要向上交出兵权。”

  “横扫六国之中,产生无数军勋高爵,总不能都当无所事事的大地主吧?”

  “这——”众多武将听到关乎自身命运的话题,心弦骤紧,细想确实正是这个道理,但自己九死一生浴血冲杀不正是为当一个享清福的地主吗?

  如果陛下不能兑现军功爵,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?

  王离对此也没有答案,只得拢紧袖口,再次与众人目光灼灼的紧盯蒙云,期望他批出明路。

  蒙云倒也不卖关子,直言道:“还能怎么办?大秦之外还有六国,而六国之外还有更广袤的天地,陛下明显是借三省六部改制之事,根据军功爵安排诸位去各地做官。”

  听到这里。

  王离恍然大悟。

  众人也终于明白杨熊为何要与文官集团刻意交好了,因为以后外派到天下各外当地方官,明显是要与这群老家伙打交道,那他现在凭借殿军统领的身份提前攒下人脉,倒也不失先见之明。

  “蒙史说得很有道理。”王离点点头,不过王家一直在有意退出庙堂之上的权力旋涡,他肯定不会被派往外地,并且还可能被始皇帝留在身边。

  否则始皇帝该如何厚待王家,以彰显天子仁爱?

  但其余武将明显心有惴惴,他们的身世可不比王离与蒙云这般显赫,军功当然也很少,调派外地简直是板上栽钉之事。

  可是做惯潇洒的武将,又借由父辈功勋在咸阳享受到优渥生活,谁又愿意离开舒适圈呢?

  “诸位别急嘛。”蒙云察觉人心有些浮动,连忙宽慰,“我刚才不是说过六国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吗?那我们这些武将,终究还有用处,不会被全部褫夺兵权。”

  “往近里说,河套地区的匈奴刚刚被剿灭,那是不是很可能还有余孽?”

  “向来与匈奴眉来眼去的西域诸国,又该不该剿?再往南,珠江两岸的百越又该不该打?”

  众多武将齐齐点头,觉得蒙云这番分析很在理,始皇帝横扫六国之后,一腔雄心壮志并未有所消减,反倒因为国师方云的出现,越发炽热。

  毕竟好端端的东巡,突然被始皇帝变成御驾亲征,以雷霆之姿狂扫匈奴。

  那么接下来,先前常年骚扰秦国的西域羌胡,必定又是帝国下一个打击的目标。

  因为在大秦先王经营陇西之时,这些蛮夷往往来去如风,烦不胜烦,那现在大秦兵强马壮,始皇帝未尝没有衣锦还乡的心思。

  至于蒙云所说的珠江流域,众多武将对其很陌生,只知道那是毒瘴横生的死亡之地,少有涉足。

  但王离刚才一直听蒙云分析,占尽风头,现在听到自己擅长之处,难免有意炫耀:

  “珠江之地。”

  “我倒听过不少传闻,”

  这果然引起众人的注意,甚至蒙云也愣了愣,转头向他靠拢静听下文。

  “珠江嘛,算是九洲之内除开黄河与长江的第三大江大河,两岸百姓虽比不上关中,但勉强也比得上临淄。”

  “不过此处水网密布,其民多以舟行,惯食稻谷,断发纹身,习俗粗鄙不堪,坊间更是私斗成风。”

  “听闻两村之间为争夺水源,往往倾巢而出,伤亡更是达到成百上千之数。”

  听完这番话,众多武将对珠江两岸总算是有大致认知了,感觉此地若是纳为版图,估计又要付出十几万条人命。

  不过细想之下,如果想再往上挪挪位子,这也是大秦二代武将扬名立万的最好时机。

  蒙云摸了摸下颌,忽然道:“珠江两岸,比起巴蜀之地则何如?”

  巴蜀早在战国之时已被大秦纳入实质管辖范围,当时在纵横家张仪争辩之下,名将司马错力谏秦惠文王不必忌讳韩国,率先抽调兵力攻打巴蜀,从而为大秦横扫天下攒下深邃底蕴。

  后来不负众望,名为天府之国的巴蜀果然物产丰盈,随后还诞生巴清氏这样的商户,仅是一次进贡,足以支撑十万披甲士卒远征千里。

  王离当然也深知王离问及珠江两岸对比巴蜀的深意,如果价值不大,始皇帝很可能兴致缺缺,从而不会对珠江两岸动兵。

  “蒙兄,一年两熟听说过吗?”王离脸色有些古怪。

  蒙云不知其意,但还是老实的回答:“自当听过,耕稼之事向来如此。”

  “不,不不,完全不一样。”王离伸出食指在众人眼前晃了晃,紧接着又说,“珠江两岸,大多两年三熟,更有甚者,一年三熟也不在话下。”

  此话既出。

  立即掀起一片哗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