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救董卓

  众将士忙着收缴战马,清点降卒,卫安看了一下战损,一万三千将士竟无一人减员,只有几人受了轻伤,能有如此战果,武器的改进和战术的配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
  除了死的和逃的,投降的黄巾军总共有两万多人,战马五千匹余,这些战马虽是比不得汗血铁骑,但也都是上等战马。

  普通降卒本来对黄巾军就没什么忠诚度,大多都是被裹挟的百姓,加入黄巾军也只是为了混口饭而已,当兵吃粮,给谁打仗也是打。

  卫安命众将从战俘中挑选了七千精壮,由卫安亲自做思想工作,宣讲新汉军救人救天下的宗旨。然后将降军打乱重新编入到新汉军各营之中,其余的降军则是暂时收押看管起来。

  卫安率军来到城下,对着城头上大喊道:“请张宝将军出来搭话。”

  不久,张宝出现在了城头。

  卫安道:“张将军,在下卫安,可敢出城一战。”

  “哈哈,要是想骗我出城,就不要浪费口舌了。”

  “那我们做笔生意如何,这里有缴获的兵器两万,想用来换一个人。”

  “莫非是想要换回董卓吗?”

  “正是此意,若是兄长同意,这两万兵器便可物归原主,我自引兵退去。”

  卫安想尽快赶去长社,并不想在此耽搁时间,所以才想顺便把董卓带走,卫安所不知道的是,整个颍川黄巾军的粮草都是堆积在这禹县,这才派张宝重军守城。

  历史上的董卓虽是压死大汉的最后一根稻草,但即便没有董卓,大汉也已经无药可救,现在的董卓还是大汉的有功之臣。

  至于那些缴获的兵器,卫安一件也看不上,自己的精钢武器尚有富裕,这些破铜烂铁若是带回长沙倒是可以回炉再造,只是一路携带这些破铜烂铁颇为不便,不如废物利用一下。

  “我若是不同意呢。”张宝冷冷的道。

  “将军看我兵马雄壮乎,我若是率军攻城,将军可有胜算吗?”卫安笑道。

  张宝心想,自己的精锐铁骑,刚出城没多久就被对方歼灭,所依仗的几员大将也都战死,对方战力之强悍确实见所未见,与普通官军不可同日而语,若是对方攻城,自己虽说可以坚守,但时间一久,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,对方即便是不攻城,围而不攻也能把自己困死在这禹县城中。

  张宝心想那董卓留着也没啥用,即便是拿来跟朝廷谈判,朝廷也不会理会董卓的生死。自己城中很多士兵还没有像样的兵器,换了倒也不亏。

  当然,最重要的是城中粮草不容有失!

  “好,我张宝且信你一回,你把兵器运到城下,我自会放那董卓出城。”

  “好,一言为定。”

  卫安下令把那些破铜烂铁都堆到了城下,然后远远的离开城门,但见厚重的城门吱嘎吱嘎缓缓打开,一个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汉独自一人从城门口走了出来。

  “来人可是董卓董大人吗。”兵士上前问道。

  “正是咱家,你家大人是谁,还望相告。”

  “董大人请随我来,我家大人已在帐中等候多时了。”兵士并不多说,只是上前给董卓松了绑,引董卓进账。

  董卓进了大帐,但见大帐主位上坐着的乃是一锦衣少年,长相甚是儒雅。

  董卓心生疑惑,还是拱了拱手问道:“请问相救在下的是哪位大人?”

  “正是在下,本将救援来迟,还望董大人恕罪。”卫安向董卓拱了拱手笑道。

  卫安打量了一下董卓,但见那董卓身材臃肿,一张黑脸跟张飞却是有的一拼,长相甚是潦草,隐隐中透出一股草莽之气。

  董卓忙深施一礼道:“救命之恩,仲颖没齿难忘,还没请教恩人姓名。”董卓字仲颖。

  “河东卫安卫仲道,现任长沙太守一职。”卫安拱了拱手道。

  “原来是河东卫家,当真是年轻有为啊。”董卓曾担任河东太守一职,自然知道河东卫家乃是世家大族,自是恭敬有加。

  历史上董卓被刘备所救,董卓问刘备官居何职,刘备回答是白身,董卓便不再理会刘备,看来这董卓为人甚是高傲。

  “哪里哪里,董大人受苦了,大人身先士卒,为国为民,实乃我大汉之功臣,在下佩服之至。”卫安顿了顿又道:“董大人平安归来,可喜可贺,仲道备了薄酒,特为大人压惊。”

  历史上的董卓是被刘备所救,但现在因为自己的出现,历史发生了变化,董卓被张宝手下韩忠所擒,押在了禹县城中,又被自己所救。

  卫安引着董卓落了座,卫安命人送来了酒肉,几杯酒饮罢,两人更为热络。

  “贤弟,你用那两万兵器换了咱家回来,就不怕被用心之人利用吗?”

  “无妨,无妨。”卫安对董卓举杯道: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”

  “我起兵之初便以救人救天下为己任,董大人乃是大汉之功臣,焉有不救之理。”

  董卓闻言心下感动,心想自己兵微将寡,英雄落难,不见朝廷来救援,相救自己的竟是眼前这少年。

  “贤弟真仁义也,以贤弟观之,这天下当如何救之。”董卓问道。

  “这大汉乃是由汉人组成,没有大汉之人,何来这大汉天下?”卫安饮罢一杯又道:“救人就是救天下,吾当以救人为己任,以战止战,还天下以太平。”

  饮了一杯酒又道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须知:‘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’。”

  卫安摇着折扇,颇有仙风道骨的样子。

  董卓一时听得入了神,心中重复着:‘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’,‘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’几句话。

  如今的大汉连年灾荒,盗贼四起,饿殍遍野,朝廷置百姓于水火而不顾,卖官鬻爵,横征暴敛,欺压良善,董卓对这大汉朝也是失望至极。

  “贤弟高见,振聋发聩,如雷贯耳,仲颖佩服,可谓是至理名言,只是这救人救天下却非易事。”董卓叹了口气道。

  “乱世之中,杀一人容易,救一人却难。”卫安拱手道:“实不相瞒,仲道正是有求于兄长。”

  “什么求不求的,贤弟乃是咱家救命恩人,有话快快请讲。”

  “以仲道之见,黄巾之乱不出三月必败于长社,如今长社叛军有十万之众,仲道以为,叛军若降,杀之不如发配长沙,长沙荒地遍野,可充做苦役。”

  董卓一时不知如何作答,卫安又继续道:“如今大汉灾荒连年,这些叛军大多都是被裹挟的百姓,一时被蛊惑才追随黄巾,无非是为了一口饭吃,但无论如何,毕竟都是我大汉之百姓。”

  “贤弟之仁义,钟颖佩服之至,但此时救人,确实比杀人要难得多啊。”思衬了片刻,董卓把心一横道:“咱家也不想做那嗜杀之辈,贤弟放心,待平了黄巾贼,咱家同贤弟一起上表朝廷,为贤弟请功。咱家颇有家资,咱家会在朝廷上下打点,降军的处置,一切依仲道之言便是。”

  在北中郎将卢植被罢免后,董卓接替卢植成为平叛大军东中郎将,董卓善于钻营,因常常贿赂皇帝身边的十常侍,在朝中很有话语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