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石涅

  卫安想到这乱世将至,要多备些兵器才是,将来招兵买马那可是用的上的。

  卫安在东卫府辟出一院落,改造成了铁匠作坊,又差人把周围所有的铁匠都请了来,每月十银,令其入卫府专营铸造。

  这年头,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,一个不入流的铁匠行业,每月十银可算不少的收入了。再者,卫家是河东大族,能入卫府自是令人羡慕万分,当下无人敢不应允。

  卫安命人取出一些石涅,石涅也就是后世的煤,其实东汉时期就开始有人在使用煤,但因为燃烧不充分,烟熏又太重,所以只有穷人在使用,经常会有因烟熏致死的现象出现,所以使用的人并不多,石涅的价格也是很便宜。

  卫安命铁匠改进了炼铁炉,连上了高高的烟筒,一个小小的改变,可是革命性的,烟筒可避免烟熏,在手动风箱的带动下,充分燃烧的煤可把温度提升至少一千度,达到一千九百度的高温。

  普通燃料的温度只能达到九百度左右,这一千度的差距便是钢和铁的差距。

  后世正是因为使用煤提升了冶炼温度,才有了冶金工业,而冶金工业决定了武器和工具,武器和工具则决定了政治和军事,简言之:温度决定了一切 !

 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,煤炭,钢铁和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三要素,而这三要素都和温度有关,所以说温度决定了一切并不为过。

  放到眼下这大汉来说,温度不仅仅决定了科学的方向,更决定了大汉的未来。

  卫安从仓库中取了镔铁一万斤,陨铁五千斤,又把后世的折叠锻打工艺要求,详细跟众铁匠说了,众铁匠都是眼中一亮,无不跃跃欲试。

  “师弟,这石涅和打铁之法须当谨慎保密才行,若是传了出去,怕是会引起麻烦。”赵云向来谨慎,便不失时机提醒卫安道。

  卫安闻言,心中一惊道:“师兄提醒的是,若是出了疏漏,我们这一切努力都会付之烟云了。”

  当下命铁匠把家眷都搬来东卫府,东卫府空房甚多,能住进东卫府,尚且管吃管住,众铁匠无不应允,卫安把大部家丁布置在铁匠作坊日夜守卫。

  一个月来,赵云天天在铁匠作坊帮忙,直到一个月后完工,如同神兵出世般,众人都觉眼前一亮。

  镔铁混合陨铁,在一千九百度的高温中反复折叠锻打淬炼,最终呈现出精钢绕指柔的刚柔并济,但见打造出的每件兵器都堪称神兵利器,锋利无比。

  每件兵器表面俱有神秘的暗纹,呈锯齿状,肉眼微不可查,但可增加锋利性。

  因陨铁中含有磁性成分,所以兵器在箭雨中可增加避箭能力。

  另陨铁中含有钛成分,亦可减轻兵器的重量。

  赵云的兵器是一杆龙胆亮银枪,又名涯角枪,枪重六十斤,但见枪身布满神秘暗纹,枪身整体泛着冷光,不愧为十大名枪之首。

  卫安兵器是一杆虎头湛金枪,枪重四十五斤,重量略轻,枪头为湛金虎头形,虎口吞刃,锋锐无比,煞是好看。

  又铸轩辕双剑,剑长2尺1寸,剑身布有暗纹,透着微微的寒光,剑气如虹,刃如秋霜,剑柄和剑身都加了装饰,剑柄为一条金色龙雕之案,显得无比威严霸气,轩辕双剑乃兄弟双剑,不分伯仲。

  又铸一柄名为湛卢,亦是锋利无比,寒气逼人,亦有金字,铭曰‘子龙’。

  赵云自是挑了湛卢,轩辕双剑归了卫安。又为赵云量身打造了一副亮银锁子甲。

  最后是一千柄大马士革刀,大马士革刀名列后世三大名刀之首,刀身占七分,刀柄占三分,可双手持握,刀身亦是布有各种花纹,花纹呈翻卷形,如行云似流水,其脉络犹如玛瑙形,简直美轮美奂。

  卫安为一千柄大马士革刀取名为汉武刀 !

  卫安命仆人牵来一匹通体雪白高头大马赠予了赵云,此马乃是从西域重金购来,既然历史上赵云坐骑名为照夜玉狮子,那就且用这个名字吧。

  待到赵云披挂整齐了,众人眼睛都看直了,但见赵云头戴亮银白虎盔,身披亮银锁子甲,外罩素罗袍,面如冠玉,目若朗星,胯下照夜玉狮子,掌中龙胆亮银枪,当真是八面威风,百丈杀气!……

  但见龙胆亮银枪被赵云舞的虎虎生风,威风凛凛,真可谓是轻骑悍将,枪快马疾!……

  赵云自是喜不自胜:“师弟,这照夜玉狮子之名,当真是名副其实,还有这龙胆亮银枪之名,亦是子龙之写照,还是师弟懂我,多谢师弟。”赵云拱手道。

  “你我乃同门师兄弟,当情同手足,不分彼此,师兄何须如此见外。”卫安拱手道。

  经卫安再三挽留,童渊终是答应在东卫府住下,东卫府少了卫府主宅的迎来送往,很是清静,又少了家主的管辖,不仅是卫安,童渊和赵云也都住的自在许多。

  新宅尚无女眷,蔡琰也一直住在卫家老宅,并没有一起搬来新宅。除了卫凯经常来请教折扇的制作而外,便少有人前来打扰。

  师徒三人情同父子,形影不离。卫安每日里跟随赵云练枪,先用普通枪练习,慢慢的虎头湛金枪也能舞的动了。

  “相公这身体确实比之以前壮实了许多,看来这段日子练武确实有些效果。”蔡琰见状喜道。

  蔡琰时常来看望卫安练武,见卫安身体明显好转,脸上的笑容也灿烂起来,时常看的卫安心神荡漾,如饮甘怡。

  “相公,咱家的折扇已经卖出好几批了,反响还真是好,听父亲说订单都排到明年去了。”蔡琰颇为欣喜,拿出手中的折扇递到了卫安手里。

  卫安打开了折扇,但见扇面正是苏东坡的《水调歌头》。

  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

  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

 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

  高处不胜寒。

  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

 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  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
 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

  此事古难全。

 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  蔡琰道:“相公所作的这首《水调歌头》,每读一遍,都是心旷神怡,蔡琰最是喜欢,便也题到了扇面上,相公看还入得眼吗,若是觉得好,我再多写一些。”

  “恩,写的好,琰儿的字真是巾帼不让须眉,比之岳父大人的字也是不逞多让。”看到落款署名是卫仲道,却也无可奈何,毕竟苏东坡还要几百年后才出世呢。

  “不如将这折扇挑出几柄来,回头给岳父也送去几柄,岳父拿来送人也是拿得出手的。”

  “ 嗯。”蔡琰欣喜万分的应了一声,兴高采烈的挽着卫安的胳膊道:“相公,你的才学那么好,你的那些诗词,我都写在扇面上吧,这样相公的才名很快便会誉满天下的.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