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六祖坛经》(4)

  大师往曹溪山、韶广二州行化四十余年。

  若论门人,僧之与俗、约有三五千人,说不可尽。

  若论宗旨,传授《坛经》,以此为依约。

  若不得《坛经》,即无禀受。

  须知法处、年月日、姓名,递相付嘱。

  无《坛经》禀承,非南宗弟子也。

  未得禀承者,虽说顿教法,未知根本,修不免诤。

  但得法者,只劝修行。

  诤是胜负之心,与佛道违背。

  世人尽传南能北秀,未知根本事由。

  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,惠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。

  法即一宗,人有南北,因此便立南北。

  何以渐顿?

  法即一种,见有迟疾。

  见迟即渐,见疾即顿。

  法无顿渐,人有利钝,故名‘渐顿’

  神秀师常见人说慧能法疾,直指见路,

  秀师遂唤门人僧志诚曰:

  “汝聪明多智,汝与吾至曹溪山,到慧能所礼拜,但听,莫言吾使汝来,所听得意旨,记取,却来与吾说,看惠能见解,与吾谁疾迟。汝第一早来,吾令吾怪。”

  志诚奉使,欢喜遂行。

  半月中间、即至曹溪山,见惠能和尚礼拜,即听,不言来处。

  志诚闻法,言下便悟,即契本心。

  起立即礼拜,白言:

  “和尚!弟子从玉泉寺来。”

  “秀师处不得启悟,闻和尚说,便契本心。”

  “和尚慈悲,愿当教示。”

  惠能大师曰:“汝从彼来,应是细作。”

  志诚曰:“不是。”

  六祖曰:“何以不是?”

  志诚曰:“未说时即是,说了即不是。”

  六祖言:“烦恼即是菩提,亦复如是。”

  大师谓志诚曰:“吾闻汝禅师教人,唯传戒定惠。”

  “汝和尚教人戒定惠如何?当为吾说。”

  志诚曰:“秀和尚言戒定惠,诸恶不作名为‘戒',诸善奉行名为‘惠',自净其意名为‘定’,此即名为‘戒定惠'。”

  “彼作如是说,不知和尚所见如何?”

  慧能和尚答曰:“此说不可思议,惠能所见又别。”

  志诚问:“何以别?”

  慧能答曰:“见有迟疾。”

  志诚请和尚说所见戒定惠。

  大师言:“汝听吾说,看吾所见处:

  心地无非是自性戒;

  心地无乱是自性定;

  心地无痴是自性惠。

  大师言:“汝师戒定惠,劝小根智人。”

  “吾戒定惠,劝上智人。”

  “得悟自性,亦不立戒定惠。”

  志诚言:“请大师说不立如何”

  大师言:“自性无非、无乱、无痴,念念般若观照,常离法相,有何可立?

  “自性顿修,无有渐次,所以不立。”

  志诚礼拜,便不离曹溪山,即为门人,不离大师左右。

  又有一僧名法达,常诵《妙法莲华经》七年,心迷不知正法之处。来至曹溪山礼拜,问大师言:

  “弟子常诵《妙法莲华经》七年,心迷不知正法之处。”

  “经上有疑,大师智惠广大,愿为除疑。”

  大师言,“法达,法即甚达,妆心不认,经上无疑。”

  “汝心自邪,而求正法:吾心正定,即是持经。”

  “吾一生以来,不识文字,汝将《法华经》来,对吾读一遍,吾闻即知。”

  法达取经到,对大师读一遍。

  六祖闻已,即识佛意,便与法达说《法华经》。

  六祖言:“法达,《法华经》无多语,七卷尽是譬喻因缘。”

  “如来广说三乘,只为世人根钝。”

  “经文分明,无有余乘,唯有一佛乘。”

  大师言:“法达,汝听一佛乘,莫求二佛乘,迷即离却汝性。

  “经中何处是一佛乘?”

  “吾与汝说。”

  经云:

  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。

  以上十六字

  是正法。

  “此法如何解?此法如何修?”

  “汝听吾说:”

  “人心不思本源空寂,离却邪见,即一大事因缘。”

  内外不迷,即离两边。

  外迷着相,内迷着空。

  于相离相,于空离空,即是不迷。

  若悟此法,一念心开,出现于世。

  心开何物?开佛知见。

  佛犹觉也,分为四门:

  开觉知见,示觉知见,

  悟觉知见,入觉知见。

  “此名开、示、悟、入,从一处入,即觉知见,见自本性,即得出世。”

  大师言:“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白开佛知见,莫开众生知见。”

  “世人心邪,愚迷造恶,自开众生知见”

  “世人心正,起智惠观照,自开佛知见。

  “莫开众生知见,开佛知见,即出世。”

  大师言:“法达,此是《法华经》一乘法。”

  “向下分三,为迷人故。汝但依一佛乘。”

  大师言:“法达,

  心行转《法华》,不行被《法华》转。

  心正转《法华》,心邪被《法华》转。

  开佛知见转《法华》,开众生知见被《法华》转。”

  大师言:“努力依法修行,即是转经。”

  法达一闻,言下大悟,涕泪悲泣,白言:

  “和尚!实未曾转《法华》,七年被《法华》转。”

  “以后转《法华》,念念修行佛行。”

  大师言:“即佛行是佛。”

  其时听人,无不悟者。

  时有一僧名智常,来曹溪山礼拜和尚,问四乘法义。

  智常问和尚曰:“佛说乘,又言最上乘。

  “弟子不解,望为教示。”

  惠能大师口:“汝自身心见,莫着外法相。”

  “元无四乘法,人心量四等,法有四乘。”

  “见闻读诵是小乘,悟法解义是中乘,依法修行是大乘。”

  “万法尽通,万行俱备,一切不离,但离法相,作无所得,是最上乘。”

  “最上乘是最上行义,不在口诤,汝须自修,莫问吾也。”

  又有一僧名神会,襄阳人也。

  至曹溪山礼拜,问言:“和尚坐禅见不见?”

  大师起,把打神会三下,却问神会:“吾打妆,痛不糖?”

  神会答言:“亦痛亦不痛。”

  六祖言曰:“吾亦见亦不见。”

  神会又问:“大师何以亦见亦不见?”

  大师言:

  “吾亦见,常见自过患,故云亦见。”

  “亦不见者,不见他人过罪,所以亦见亦不见也。”

  “汝亦痛亦不痛如何?”

  神会答曰:“若不痛,即同无情木石;若痛,即同凡夫,即起于

  恨。”

  大师言:“神会,向前见不见是两边,痛不痛是生灭。”

  “汝自性且不见,敢来弄人!”

  神会礼拜礼拜,更不言。

  大师言:“汝心迷不见,问善知识觅路;以心悟自见,依法修行,

  汝自迷不见自心,却来问惠能见否?”

  “吾不自知,代汝迷不得。汝若自见,代得吾迷?”

  “何不自修,问吾见否!”

  神会作礼,便为门人,不离曹溪山中,常在左右。

  大师遂唤门人法海、志诚、法达、智常、智通、志彻、志道、法法珍、法如、神会。

  大师言:“汝等十弟于近前。”

  “汝等不同余人,吾灭度后,汝各为一方师,吾教汝等说法,不失本宗。”

  “举三科法门,动用三十六对,出没即离两边。说一切法,莫离于性相。”

  “若有人问法,出语尽双,皆取法对,来去相因,究竟二法尽除,更无去处。”

  三科法门者:阴、界、入。

  阴是五阴,界是十八界,入是十二入。

  何名五阴?

  色阴、受阴、想阴、行阴、识阴。

  何名十八界?

  六尘、六门、六识。

  何名十二入?

  外六尘、中六门。

  何名六尘?

  色声香味触法。

  何名六门?

  眼耳鼻舌身意。

  法性起六识(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)、六门、六尘。

  自性含万法,名为‘含藏识',思量即转识。

  生六识,出六门,染六尘,是三六十八由。

  自性邪起,十八邪含。

  自性正起,十八正含。

  恶用即众生,善用即佛。

  用由何等?

  由自性。

  【对】

  外境无情对有五对:

  天与地对,日与月对,暗与明对,阴与阳对,水与火对。

  语言、法相对有十二对:

  有为无为对,有色无色对,有相无相对,有漏无漏对,色与空对,动与静对;

  清与浊对,凡与圣对,僧与俗对,老与少对,长与短对,高与下对。

  自性居起用对有十九对:

  邪与正对,痴与惠对,愚与智对,乱与定对,戒与非对,直与曲对,实与虚对,崄与平对,烦恼与菩提对;

  慈与害对,喜与嗔对,舍与悭对,进与退对,生与灭对,常与无常对,法身与色身对,化身与报身对,体与用对,性与相对。

  言语法相对有十二对,外境无情对有五对,自性居起用对有十九对,都合成三十六对也。

  此三十六对法,能用通一切经,出入即离两边。

  如何自性起用三十六对共人言语?

  出外于离相,入内于离空。

  着空,则唯长无明;着相,唯长邪见。

  谤法直言不用文字。

  既云不用文字,人不合语言,语言即是文字。

  自性上语空,正语言本性不空,迷自惑,语言除故。

  【注:以上三句,为大家翻译一下。】

  【译:】

  【那些诽谤正法的人总说:‘不用文字’】

  【既然‘不用文字’,那人们就不该说话,因为语言也是文字。】

  【从自性的层面来谈空,正法会说:本性不空,是人们自迷了本性,而不是因为使用了语言的缘故。】

  暗不自暗,以明故暗;暗不自暗,以明变暗。

  以暗显明,来去相因。

  三十六对,亦复如是。

  大师言:

  “十弟子,以后传法,递相教授一卷《坛经》,不失本宗。”

  “不禀受《坛经》,非我宗旨。”

  “如今得了,递代流行。”

  “得遇《坛经》者,如见吾亲授。”

  十僧得教授已,写为《坛经》,递代流行,得者必当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