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:比喻与故事

  像是手握着一张纸条。

  纸条上写着:

  “篡改出来的现实,也是现实。“

  像是十分慌乱的样子。把纸条放进一个小土坑中,急忙的用铲子掀起土块。一铲铲的泥土将纸条埋入距地表几千米的位置。

  一切发生的十分的突然,就连在埋葬这个纸条的人,也十分地接受不来。

  但这只是场拟人,虽然混杂了些现实的成分,但这个人,刚刚从小房间逃脱出来的叔叔,并没有真地在埋小纸条。

  接下来是个比喻,希望正在阅读的你,不要被接二连三的比喻拟人搞昏头脑……

  像是水中明月一样。

  当叔叔在尝试变换角度,通过走路的方式,改变自己的视角,确认青年与老妇人的现状。

  但在移动时,眼前的景色,如同水面,投入了一块石头,溅起了波痕。

  “水中的月亮“在波痕中看不清,但叔叔依然在“捞月。“

  并没有停止脚步,等待“月亮“地再次清晰。眼前想要探寻的景物愈发模糊,最后甚至连颜色和轮廓都分辨不清。

  但叔叔依然在寻找,没有停下脚步,加快了脚步。

  围绕着青年和老妇人,叔叔走到了另一边。

  原来的那一边,眼力好的人能看见远方的教堂顶部明显的装潢。那是旅者演讲的地方,是旅者和花乘着蜥蜴过来的地方。也是青年追过来的地方。

  后来青年不敌旅者,就撞见了老妇人。这些叔叔全都知道。

  而另一边,叔叔的身后,是旅者和花去往的地方,是青年还没去到的地方,也是青年马上就要去往的地方。

  青年依然要去往,叔叔背后的地方。

  眼前的景象已经能敲定,波痕逐渐消退,又变回了一个完美的平面,叔叔却不敢直视了。月亮变成了残月,自己变成了可以打捞到月亮的猴子。

  由银色几何体组成的身体开始颤抖,脑海中意识翻腾着,挖掘着在一开始就下意识放弃的最坏的结果。埋藏在记忆中的最深的地方,不能触碰,不得触碰。

  像是用铲子挖掘着……

  那个结果像是埋葬在地表以下的几千米……

  手握成了拳头。拳头里像是抓紧了记有结果的小纸条……

  小纸条有汗,模糊了字迹……

  但依然能看见。

  小纸条埋葬了太久,氧化成了碎片……

  但依然能看见。

  小纸条只是个比喻……

  但这是个事实,依然能看见。

  叔叔将结果读了出来:“篡改出来的现实,也是现实。“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现实的一切法则是固定的,现实拥有规律的,现实是不会无端出现这样的场景的。

  青年倒在了老妇人的怀里。叔叔选择改变了这个。但此刻如果还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,他会直接让青年放弃追逐花与青年的想法。

  要怪就怪自身当时太专注于表层了,且不知道“篡改现实”的真正用途,没有这样做,从而没有根本性地改变现实。

  仍然是永恒的现实。

  被改变的人没有改变。

  青年依旧会继续追逐跑远了的花和旅者。

  挡在青年身心前的是老妇人。

  假如说“青年倒在了老妇人的怀里”是不合理的,那么改为“青年为了让老妇人失去抵抗能力和思考能力,而去偷袭老妇人”就听起来耳顺极了。

  “嘶……呼……”

  青年做深呼吸。二人的姿态没有太大变化,保持着靠在一起的状态。因此青年在呼吸时,老妇人头上垂挂下来的白发,随着他的呼吸而摆动。

  不过受力的方向做出了改变。

  不是由青年靠向老妇人,而是由老妇人靠向了青年。

  青年也方便,没有用手,只用脚的力量。即使有两个人的体重,青年还是站起来了。

  青年也方便,有多余的手用。一只手用来扶着老妇人,另一只手一点点深入,大概是老妇人胃部的位置。每一小下的深入,老妇人身体下意识地会颤抖一下,过会就呕出了一口鲜血,具有奇特的节奏感。

  死了就会复活,是这个世界最为基础的法则之一。

  做点过分的事也能够弥补。

  但不能立马杀死,要不然就会出现教堂门口的惨状。青年不想回忆当时,被一群肢肉模糊,爬行着叠高的人叫做“英雄“的往事了。

  又出于人性化地考量。青年不想看见,由自己亲手,在老妇人身上留下致命伤,等着她缓慢地死亡。

  不能在老妇人肉体表面上留上一点伤痕,但还是需要保证老妇人会平静地,随着时间流逝而死亡。

  需要保证老妇人失去意识,以便她不会反抗,让青年安心地逃离。

  需要制造致命伤但不能直接杀死,得要让老妇人缓缓地死亡,好让青年有时间逃跑。

  需要用看不见的方式完成,不能直接用蛮力打昏老妇人,也不能用匕首在老妇人身体上割出伤口。

  即使是自己做得,也必须做到“掩耳盗铃“的效果。

  这是很难做到的。

  青年也没完全做到,就算青年使用了“融合“的能力。

  老妇人还是吐出了血。

  不能停止了。

  青年就算已经反悔了,也不能停下了。

  他将扶着老妇人的手放开,另一只手保持原样,闭上了眼睛,推了一把。

  按照常识判断,老妇人会在放手的瞬间,受到推的力,而倒在地上。

  事实十分接近,老妇人的双手无力地垂下,头发也与地面大体是垂直的角度,先前老妇人手中紧抓着的苹果也掉到了地上。

  但就是没有倒下。

  两个人联系在了一起。

  是肉体层面上的,二人因一条手臂联系在了一起。

  老妇人的身上并没有洞之类的东西。青年也没有在老妇人身上开了一个洞,把手伸了进去。

  青年的手臂与老妇人腹部的衔接处,没有任何痕迹,仿佛原来就是这样的。

  如同连体婴儿一样,两个人目前还活生生的肉体,就因一条手臂连接在了一块。

  不能看见青年的手掌,究竟是到了哪里。

  原本应该长在青年手臂上的手,在老妇人的腹部上“消失“了。

  唯一能够解释的,便是“融合。“

  青年把自己的手,融合进了老妇人的身体中……

  …………

  多少都听过类似的故事吧:

  公主中了巫术在海洋中变成了一团团的泡沫。

  英雄中了法术,最终即使是获得了胜利,却还是变成了石头。

  贵族家的小姐公子不得相恋,万般阻挠下,只得变成蝴蝶双宿双飞。

  这些都是很经典的套路了,在古早时期的悲惨的故事中常常出现。在娱乐艺术产业发展多年后,甚至会出现这种类型套路的反套路。

  照常理而言,这类故事是从人们的悲伤中诞生的,并从单一的悲伤转化为深刻的记忆和对故事本身的赞美。

  除去创作者一不小心,没搞清楚升华与做作的差别。一般而言,这种套路能给人带来情绪也就那么几种了。

  但情绪给人带来的影响,做出的事,可是数不清的。

  梳理一种可能性。

  试想一下,一群小孩,看到故事中心爱角色消失了,会发生什么事?

  第一,他们是一群小孩,是最难以掌控情绪的生物。

  第二,这个世界并没有死亡,人死后会复活。看到角色消亡后的反馈会更加猛烈。

  第三,这个世界存在神明,只要拥有足够强烈的情绪(信仰),被信仰者就拥有无限大的权能。

  过程十分繁琐,可能要以后再说了。但是结果没变。

  公主从泡沫中钻出来了。

  王子从石头中钻出来了。

  要是没有法律的限制,或许被认定为是宠物的蝴蝶,也会从新变回人吧~

  总而言之,完美的故事就这样被单纯的情绪破坏了。

  出现一次还好,偶尔满足儿童的幻想也还不错。

  但再做一个假设,一个演员,每次出现这类套路的悲惨故事时。

  结局升华的时刻,强行都被观众单纯的情感打回原形,最后落着一个不明不白的结局。

  当这个演员每次演出都是这样的结果时。

  就形成另一种套路了。

  了解这个演员的大人或许会体谅他,但是作为始作俑者小孩,当他们被自身的善意反噬时,责怪的肯定不是自己吧。

  虽然青年并不是演员。

  但青年认为自己就是经历了与之相似的经历,才获得了这另一只套路。

  将自己的身体融合进别的事物中,也可以将别的事物融合进自己的身体里,甚至能通过触碰的方式让两个物品相互交融。

  这是青年的杀手锏之一,正因为拥有这个能力,青年才有把握跟旅者经行下一次的交锋。

  不过青年自己也没想到,这个能力需要先施加在老妇人身上。

  青年将手抽出,没有一丝的血液附着在其上。只有残留的余温,证明着青年刚才确实是将手融合进老妇人的体内。

  然后在从老妇人的体内中伸出,运用匕首。先是大脑,让老妇人的意识错乱,再到昏迷。后来青年才有胆在别的地方动刀子,体内造成多处致命伤。

  把手抽出后,青年看着他的那把匕首。

  银制匕首。

  上面沾有一滴属于老妇人的血液,是抽出来后在体外沾到的。

  缓缓下降。

  如同进入了沼泽一样。匕首在下沉,重新回到了青年的体内。

  将手放下,睁开眼睛,一切像是归于自己没有影响的状态。

  比如老妇人。

  没有青年的影响,倒在了地上。

  和她将要赠送给青年的苹果一起。

  睡着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