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大放光彩

  郭嘉连忙对着陈浩拱手道:“先生谬赞。”

  郭嘉说完,继续对着曹操说道:“主公,在下以为,只需派曹纯将军率虎豹骑前往纪灵大营即可,袁军一见我军阵仗,必不敢轻举妄动,不消数日,便会自行退去。”

  曹操嘿嘿一笑,道:“奉孝所言极是。”

  “子和!”

  “末将在!”曹纯出列道。

  “命令明日率军赶赴纪灵大营,替我传书一封。”曹操下令道。

  此话一出,众人都是一愣,还要传书?这是要搞哪样?

  “主公英明!”郭嘉却是眼珠一转,瞬间就明白曹操到意思,心中也愈发肺腑曹操。

  跟着这样的主公,何愁大业不成。

  只是郭嘉哪里想得到。

  你袁术之所以陈兵兖州边境,不就是看着我和吕布打的不可开交嘛,想坐收渔翁之利。

  而现在呢,自己已经腾出手来了,而你袁术虽然势力比我大,但是你现在自顾不暇,接连在刘表手中吃瘪。

  也就是轮到我曹操趁火打劫的时候。

  夏侯渊自然是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,他疑惑的问道:“怎么就英明了,写信给谁啊。”

  荀彧出列说道:“自然是写信给袁术,若不想与兖州为敌,则需要付出一点代价。”

  曹操笑着点头道:“文若,就由你执笔吧,问问袁术意欲何为。”

  “在下领命。”荀彧微微欠身。

  曹操收起笑容,正色道:“此次叫大家过来,还有一事,昔日攻打兖州,以及讨伐吕布,诸位都说说看,失利的原因在哪?”

  失败是成功之母,失败者要善于总结经验,不然的话,永远都只能当一个失败者。

  “子孝,攻打徐州,你是三军之主将,你先说。”曹操一指曹仁。

  曹仁出列道:“主公,攻打徐州势力的原因是有三点。”

  “其一,徐州城高,且驻守兵力过多,以至于久攻不下。”

  “其二,我军新编之青州军,多为黄巾旧部,对于攻城器械的使用,和攻城战不熟悉。”

  “其三,未能料到刘备会驰援徐州,且有幽州突骑和赵云相助。”

  曹洪也是紧跟着道:“不错,最主要的还是,青州军缺乏大规模兵团作战,及攻防战,以至于几次攻上城头,均被打了下来。”

  随着曹仁曹洪开口,诸位将领都开始议论了起来。

  这让原本严肃的议事厅,

  “末将附议。”

  “末将附议。”

  曹操脸上笑容不变。

  啪!

  突兀的一声闷响,曹操案前的令箭全部洒落在地。

  一时间满堂诸将面面相觑,噤若寒蝉。

  原本略显嘈杂的议事大厅瞬间安静了下来。

  “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,攻伐不利,又岂能将责任归咎与三军将士!”曹操勃然大怒。

  吓老子一跳,这曹老板果然喜怒无常,上一秒还在这笑,冷不丁忽然来这一嗓子,谁受得了。

  曹操怒目圆睁,目光迅速锁定在陈浩身上。

  陈浩依旧是面不改色心不跳,神态自若。

  看我干啥玩意,之前该提醒的我都提醒了,你自个不听,在接连战败的。

  曹操脸都绿的,若非这陈浩是谋士榜榜眼,才智非凡,对自己有用。

  曹操都恨不得掐死陈浩。

  最后还是荀彧站了出来,打破了沉寂。

  “明公,征战徐州,收复兖州,诸位将军虽然难辞其咎,但方才诸将所言亦言之有理。”荀彧拱手说道。

  曹操看见荀彧出来打圆场,怒气稍消,他坐了下来,摆摆手道:“文若,以你之见,如今我军该当如何?”

  荀彧微微欠身继续道:“明公,戏先生临终有遗言,徐州如今陶谦已死,刘备鸠占鹊巢,且有吕布驻守小沛,实力不弱。”

  “但终究是一山不容二虎,明公可待时变,北边袁绍公孙瓒大战打的如火如荼,荆州的刘表和袁术也不消停,此刻正是养精蓄锐的好时机。”

  曹操点点头道:“兖州政务就有劳文若了。”

  荀彧欠身领命。

  曹操继续道:“奉孝,志才曾言你有经天纬地之才,敢问先生,如今之天下,我军该当如何?”

  不得不说,曹操很会用人,对于政务,他全权放手,交给了荀彧。

  而面对军务,则是要听取郭嘉的意见。

  郭嘉微微一笑:“自古以来,得河北者得天下,主公若想成就伟业,与袁绍之间必有一战。”

  “如今袁绍势大,而兖州地狭隘,故而徐州为必得之地,如此可北上冀幽,一统中原,而后挥师江南,洗西击蜀越,则可平定天下,匡扶乱世。”

  郭嘉的话,虽然十分简短,但每一句,都是及其重要的战略思想。

  很简单,曹操要想在诸侯之中脱颖而出,就必须得到冀州。

  自古得冀州者得天下,亦如当年孝光武。

  而如今掌控冀州的是袁绍,而以曹操到实力,想去和袁绍掰手腕,无疑是痴人说梦。

  所以,曹操只有拿下徐州,才有了问鼎中原的入场券,继而才有了平定天下的资本。

  郭嘉短短几句话,就已经将曹操未来数年,乃至数十年的战略给规划好了。

  说是战略大师,毫不为过。

  谋士榜首,名副其实。

  曹操闻言更是两眼放光,他拍手道:“善也,善也,我得先生,犹胜千军啊。”

  郭嘉却是摆摆手道:“主公谬赞,此战略方针,也是在昔日志才方略上改进而得。”

  郭嘉谦虚完了之后,正色道:“我虽未参与徐州和濮阳之战,但也从诸位将军的言谈之中,听出了端倪。”

  “我军虽尚有十五万之众,可谓一方诸侯,但其战力并不强,昔日徐州守将臧霸不过三万之众,而我军十五万,依旧寸功未立,可见一般。”

  “常言道,兵不在多而在精,此番攻打徐州失利,理当趁此机会,整理军务。”

  曹操点点头,询问诸位将领道:“那诸位就议议吧,如何强军?”

  曹仁依旧率先开口道:“我部多位黄巾旧部,实战经验有限,我认为,应当加强训练。”